文|赵越冠达管理
时间行至9月,各地加力拼经济。在今年接下来的时段里,佛山经济将有何表现?在基孔肯雅热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,这无疑是外界对佛山最大的好奇。
短期内,无论经济数据如何波动,我们都应一分为二地理性看待佛山:一方面,这座城市底蕴深厚、韧性依然,正持续推进一场深刻的动能转换;另一方面,结构调整绝非一日之功,经济数据的回升也难以一蹴而就。因此,无论是佛山自己人、还是外界,不妨多给佛山一些时间和耐心。
佛山当前的经济增长的确面临压力。上半年,全省GDP同比增长4.2%,佛山为2.3%,低于全省平均水平。究其原因,很大程度上源于传统制造业比重大冠达管理,且受房地产行业拖累明显;另一方面,第三产业占比仍不高,尚未形成有效支撑。这一结构性问题,恰是佛山当前必须跨过的关口。
转型早已不是新话题。佛山很早就意识到产业结构单一所带来的风险。但在房地产如日中天的阶段,传统路径依赖强、民间资本惯性大,真正“转身”并不容易。
进入“十四五”后,从政府到企业,佛山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明显增强——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,新兴产业培育力度空前。
只是,佛山的产业格局是在数十年城镇化、工业化进程中逐步形成的。其调整也需尊重现实,不可能是断崖式的颠覆冠达管理,而只能是在巨大惯性中寻找新平衡,这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。
难,但必须迎难而上。佛山正在行动。近年来,佛山招商引资连续创下新高,仅今年1-7月,签约总额就达2257.65亿元,同比增长4.3%,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达到1111亿元。这些数字背后,是佛山经济未来的想象空间。
同样值得注意的,是佛山工业投资的“逆势”韧性。前7月,在全省工业投资同比下降9.4%的背景下,佛山实现了1.2%的正增长。不仅如此,上半年佛山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.0%,工业机器人产量大幅增长30.6%,释放出新兴产业加速成长的积极信号。
这些变化尚未快速推高GDP,但却是佛山积蓄能量、有效转型的明证。
2025年还剩不到四个月,佛山经济还有很多可能性。观察者们应该清醒:佛山的经济转型将是一场马拉松,比拼的不是瞬间爆发力,而是持久力和战略定力。
给佛山多一份耐心,就是给未来多一份相信。
银丰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