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把2024年9月底启动的这轮行情天美配资,与2014—2015年的那轮“疯牛”放在同一张坐标纸上去看,差异立刻显现。
当年杠杆资金蜂拥、情绪指数瞬间爆表,三个月走完别人三年的路;而今,指数虽也亮眼,上证最高上涨41%、深证上涨59%、创业板上涨95%、科创50翻倍、北证50更是飙至大涨173%,但节奏明显被拉长,杠杆水平、换手率和增量资金结构都更温和。
换句话说,上一轮是“短跑冲刺”,这一次更像“马拉松配速”,用时间换空间、用震荡换高度,走出来的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慢牛。
两次牛市的驱动力不同
2014年至2015年的牛市,首先是互联网+推动创业热潮,互联网金融产业不断兴起;
其次是政策上的流动性宽松,即为了刺激经济增长修复,2014年两次降准一次降息,2015年5次降息5次降准;
再者是5月“新国九条”发布,11月沪港通开通,加上宽财政、棚改货币化开启全面宽松。这些最终在短期内都传导到流动性宽松链条,带来了居民存款搬家、外资北上、杠杆资金涌入资本市场。这场疯牛很快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被终结。
到了2025年,首先我们要看到的是,中国正在从人口红利走向工程师红利,中国科技智造业崛起。
因此,我们可以看到股价超越茅台的股王“寒武纪”重新诞生,以及中国军工产业的崛起;而被誉为工业皇冠的汽车业更是在前年就跃升为全球出口量第一。
毫无疑问,从中国科技智造工业崛起维度来看,本轮牛市的逻辑是中国工程师红利拐点下的“科技牛”。
其次是2024年9月以来一揽子增量刺激政策,带来货币与财政双宽松,也是政策牛、资金牛。
最后是,高分红和高增长龙头带来的“健康牛”。分红新规倒逼企业回报股东,现金流充沛的公司受到青睐。中国移动、贵州茅台、高股息银行等都是代表天美配资,券商和保险板块成为了“健康牛”演绎的直接载体。
截至8月末,A股光模块CPO板块年内已诞生了8只翻倍股,其中,仕佳光子和长芯博创今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暴涨10倍,同比增幅分别为1712%、1121.21%;新易盛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超355%。
2025年以来,创新药板块迎来爆发式增长,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年内涨幅达66%,远超大盘表现。业绩层面的积极变化则进一步验证了行业的成长性。结合业绩来看,行业已结束“高投入低产出”阶段,进入规模化盈利周期:A股创新药公司2025年一季度营收166.8亿元(同比增长21.5%),港股公司2024年营收485.3亿元(同比增长17.3%)。百济神州、信达生物等头部企业2025年将实现扭亏,康方生物、君实生物等预计2026年跟进,标志着行业从研发探索期转向收获期,以上无不体现股市正在演绎“健康牛”。
两次牛市的资金来源不同
本次牛市水位的“总龙头”来自两条主线:
一、政策面“货币+财政”双宽松,央妈与财政部同时开闸;国家队真金白银押注。
二、老百姓的存款搬家是“第二梯队”。
从杠杆角度来看,2015年,场外灰色杠杆像野猫一样遍地跑,券商、研究所口径不一,但折中算下来约1.8万亿。高杠杆+集中涌进,政策一掉头,瞬间被“连环斩仓”,成了当年踩踏行情的放大器。
如今,这条灰色杠杆链已被连根拔起,即便还有漏网之鱼,体量也小到可以忽略不计——市场少了那块最敏感、最脆弱、最容易炸的1.8万亿“火药桶”。
再从居民资金角度来看,2015年上半年,银证转账通道直接把4.4万亿存款搬进股市,对应当时全民高杠杆、散户高亢奋。
2025年前7个月,非银存款虽增4.69万亿,但只是“进了大资管池子”,债券、基金、保险都在分蛋糕,真正冲到股票账户里的节奏慢得多。
中金最新测算,居民存款还有5–7万亿的“预备队”尚未大规模动迁。换句话说天美配资,老百姓真正“跑步入市”的高潮,现在还没开始。
哪些股票大涨了
从2014年到2025年,股市同一台“发动机”,换了三挡“涡轮”。
第一挡:银行点火,指数先站住。
2014年7个月,银行指数大涨64%,把上证拉到3300点。2025年“政策组合拳”后,国有大行半年大涨37%,工行市值一度把苹果挤下全球第一。
第二挡:中字头换挡,情绪爆表。
2015年,南北车合并成“神车”,PE大涨到250倍,单月2倍。2025年,合并轮到了券商和能源:中信+中金“绯闻”一出,券商板块单周大涨15%;国资委把考核从“做大”改成“做值”,中国神华、中国核电年内大涨超40%。
第三挡:科技踩到底,小盘飞起。
2015年是“PPT 造车”时代,乐视8倍、暴风45倍,创业板PE130倍。
2025年故事换了“硬通货”:
AI:寒武纪387%,字节豆包用户破亿,DeepSeek商用把中际旭创业绩吹到大涨200%;
机器人:政策给“人形机器人”贴万亿产值标签,特斯拉链上的三花智控订单排到2026,宇树科技关节技术一突破,相关公司一月翻倍;
半导体:海思14 nm量产,北方华创利润预增150%,设备厂成了“卖铲人”中的战斗机,CPO板块年内8只个股翻倍。
进入9月,行情将如何演绎?
9家券商的观点,大部分券商认为,经历前期上涨行情后,虽然市场或将阶段性呈现震荡整固特点,但行情不会止步于此,未来股指还会有新高。
图为9家券商对9月行情的最新看法
中国银河表示,展望下一阶段,短期预计市场在偏高中枢运行,经历前期上涨行情后,市场或将阶段性呈现震荡整固特点。但当前市场成交维持活跃,资金面持续驱动叠加政策预期升温,为市场行情提供支撑,A股向上趋势不改。
“交易性资金活跃和机构增加锐度主导的部分动量行情,短期性价比已明显下降。畏高情绪增加,资金流入放缓,行情适当减速是健康的。”申万宏源进一步指出,“中期市场观点不变,时间已经是牛市的朋友,维持2025年四季度好于三季度,2026年会更好的判断。”
国泰海通证券认为,随着上证站上3800点创下十年新高,市场分歧和疑虑也随之增加。但市场不必过虑阶段性调整,中国股市上升的动力是健康的,是可持续的。股市不会止步于此,股指还有新高。
配置方面,浙商证券提醒投资者,短期市场走势出现一定不确定性:其一,市场双向波动明显放大;其二,成交放量后多数宽基指数交易量下降;其三,涨幅居前的双创指数技术形态压力有所浮现。
“不过,市场放量上涨态势结合汇率升值走势,本轮‘系统性慢牛’中线依旧健康向上。建议投资者继续采取‘大金融+泛科技’均衡配置,增加对前期落后板块地产及中字头的关注度,同时结合汇率走势增加对大金融板块关注度;此外,可注意挖掘年线上方低位个股,做好板块内‘高低切’。”浙商证券称。
银丰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